佛学知识
- 志公禅师传略 宝志(公元418年—514年),南北朝齐、梁时高僧,又称“宝志”、“保志”、“保公”、“志公”。俗姓朱,金城(在今陕西南郑或江苏句容)人。
- 2019-11-14
- 最难行持的苦行是什么?就是当我们面对无缘无故的羞辱、无中生有的诽谤,或有人以百般手段来折磨自己,这时侯还能忍得下来。 父母万分羞愧地来到禅师面前忏悔。禅师听后,仍是那
- 2019-11-14
- 杨自惩是浙江省宁波县人,在县府的监狱中担任狱吏。他的存心很仁慈,待人忠厚,办事守法,尤能公平宽大的管理囚犯。可是当时的县官很严酷,在讯问案件的时候,常常声色俱厉,甚至严
- 2019-11-14
- 忍饥济困 忍饥济困 杨自惩是浙江省宁波县人,在县府的监狱中担任狱吏。他的存心很仁慈,待人忠厚,办事守法,尤能公平宽大的管理囚犯。可是当时的县官很严酷,在讯问案件的时
- 2019-11-14
- 杨自惩是浙江省宁波县人,在县府的监狱中担任狱吏。他的存心很仁慈,待人忠厚,办事守法,之长久,自然吉庆日至,子孙昌盛矣。’(取材自德育古鉴)
- 2019-11-14
- 修行,不离一个「忍」字;待人处事如果忍不下一口气,那是非常痛苦的事。所以,平时待人处事,要时常反省自己――是否自尊心太强了?是否有卑劣慢?做事要随分随力;若自己已经尽了
- 2019-11-14
- 忍辱述义 能仁闽南佛学
- 2019-11-14
- 忍辱菩萨行 所以,忍辱法门是修行过程中相当重要的一门功课,如果于日常修行中就无法行忍,无法克服苦受,则遑论有戒、定、慧修学了。经由忍辱的磨练,可销磨凡夫瞋恚之气或种种恶
- 2019-11-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