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摩诃般若波罗蜜钞经

第三卷 摩诃般若波罗蜜钞经全文

时间:2019-06-25 16:20:12| 作者:摩诃般若波罗蜜钞经

金刚经金刚经全文金刚经讲解

第三卷 摩诃般若波罗蜜钞经全文

善权品第四

尔时,弥勒菩萨谓须菩提:“若有菩萨摩诃萨劝助为福,出入布施、持戒自守者上,其福转尊极上,无过菩萨摩诃萨劝助福德。”

须菩提语弥勒菩萨:“复有菩萨摩诃萨,阿僧祇刹土诸佛所而作功德,一一刹土不可计佛其般泥洹者,乃从发意已来自到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成至阿惟三佛者,乃至无余泥洹界而般泥洹者,然后至于法尽,于是中所作功德,其功德度无有极;乃诸声闻作布施、持戒自守为福,于有余功德自致无余,诸有般泥洹佛于其中所作功德,至有净戒身、三昧身、智慧身、以脱身、脱慧所见身;佛法极大哀不可计,佛天中天所说法,于其法中复学诸所有功德,乃于诸般泥洹佛法所作功德,都计之合之,劝助为尊。种种德中为极,是上极。劝助者是为劝助,劝助以持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,以是为阿耨多罗三耶三菩。置是菩萨之人,持心能作是求阿耨多罗三耶三菩,乃生作是心,欲有所得。”

弥勒菩萨语须菩提:“其不作是求,乃能有所得。其作是思想者,以为无黠——能生是意,用思想悔还,用信悔还——但用无黠故,还堕四颠倒,无常谓有常,苦谓有乐,空谓有实,无身谓有身,以故思想悔还,心悔还,信悔还。菩萨不当作是心有所求。于所求无处所,云何求阿耨多罗三耶三菩?”

弥勒菩萨谓须菩提:“不当于新学菩萨摩诃萨前说是语。何以故?或亡所信,亡所乐,亡所喜,亡所行,便从是堕。当为是菩萨摩诃萨可说闻者,在善师边者,当为是菩萨摩诃萨可说闻者,不恐、不怖、不畏,是菩萨摩诃萨能劝助为福,作萨芸若。持心作是劝助,心亦尽灭,无所有,无所见。何等心当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者?当以何心作?心无两对,心之自然,乃能所作。”

释提桓因语须菩提:“新学菩萨摩诃萨闻是或恐或怖。若菩萨摩诃萨欲作功德者,当云何劝助其福得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?”

须菩提语弥勒菩萨:“当作护诸佛所,破坏众恶而断爱欲,等行如一,降伏魔事,弃捐重担,即自从所有勤苦悉为以尽,其知以脱心,即从计从阿僧祇刹土诸般泥曰者,于其中所作功德福,于诸声闻中复作功德,都计之合之,劝助为尊。种种德中无过劝助,其劝助者能为劝助,劝助以持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。

“何所是菩萨摩诃萨想,不还所信,不悔还?正使菩萨摩诃萨持心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,其心无所想者,是菩萨摩诃萨心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。正使心念自了知,是为想悔还、心悔还、所信悔还;正使心念复知是心,则是作是,为想悔还、信悔还。正使菩萨摩诃萨持心了知,当作是觉知,尽无所有,知尽者当知何心有所作,当了知心何所心法于法有所作,如法者为随法已,于作真为是作,即非邪作,是菩萨摩诃萨所作。若有菩萨摩诃萨于过去、当来、今现在佛所作功德,若诸声闻下至凡人所作功德,若畜生闻法,及诸天、诸阅叉、乾多罗、阿须伦、迦留罗、真陀罗、摩睺勒、诸人若非人闻法者,发心所作功德,及初学菩萨道者,都计之合之积累为上,其劝助者能为劝助,是以极尊。种种德中无过劝助,是以劝助所当,劝助能为,劝助福用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。

“正使复如是为尽法,于法无所生、无所灭,无所处法,无所生法,得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。是法不了法,有反用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故。是为无想,不悔还心,亦不悔还,所信不悔还,作是无所求,众所不逮,是为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所作。若有菩萨摩诃萨不谛晓了知作福德者。所以者何?于身恍忽,于劝助福亦复恍忽,菩萨了知恍忽无所有,是故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,若于诸般泥洹佛所而作功德,持是功德欲作所求,其知自然能为阿耨多罗三耶三菩。

“诸佛天中天,所著不著想,过去以灭亦无有想而不当。学沤和拘舍罗,未得般若波罗蜜者不得入,已得般若波罗蜜乃得入,勿为身作识,用之有灭,以是故无有身身。有德之人,有想便碍,反欲苦住。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菩不学作是德持劝助。何以故?用不正,故视般泥曰佛而反有想,以故为碍,所作功德,为不及逮,反欲苦住。其不作想者,是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之德,其作想者譬若杂毒。何以故?设美饭以毒著中,色大甚好而香,无不喜者,不知饭中有毒。愚闇之人食之欢喜饱满,食欲消时久久不便身。不知德行者,甚之为难,不晓将护,不晓中事,不能解知。作是行德者,为如杂毒之食语。善男子,过去、当来、今现在佛,持戒身、三昧身、智慧身、以脱身、脱慧所见身,及于声闻中所作功德,佛天中天所说,若复辟支佛所而作功德,都劝助之,劝助以持是福德,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。持所作为想,用是故譬若杂毒。

“菩萨摩诃萨当作是学,何所过去、当来、今现在佛功德?当云何劝助作福成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?是菩萨随怛萨阿竭教者,是即为作智、佛功德,所生自然及其想法,所有持是福作劝助,因其劝助自致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,菩萨摩诃萨作是施者无过,终不离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,佛所语皆至诚。

“复次,菩萨摩诃萨当作是施,如净戒,如三昧,如智慧,如以脱,如脱慧所见身,无欲界、无色界、无无色界,亦无过去、当来、今现在,亦无所有,无所有施亦复无所有,其作是施为以如法,法亦无所有,作施者为成所施无有毒,其作异施者为作反施。是菩萨摩诃萨所施以如法者,佛天中天,所知是即为施,得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。”

佛言:“善哉!善哉!须菩提,所作为如佛,是即为菩萨摩诃萨所施。三千大千国土人悉念慈哀等护心,无过菩萨摩诃萨上头所施,是即为极尊。

“复次,须菩提,三千大千国土人悉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,使如恒边沙佛刹人皆供养是菩萨,震越、衣被、饭食、床、卧具、病瘦医药如恒边沙劫供养,随所喜乐作是布施。云何,须菩提,其福宁多不?”

须菩提言:“甚多,甚多,天中天!”

佛言:“劝助功德福过其上不可计。”

须菩提白佛言:“代劝功德福者,如恒边沙佛土不能悉受。”

佛言:“善哉!善哉!须菩提,若有菩萨持般若波罗蜜者,所作施为过其本所施上,以无能过劝助所施上,百倍、千倍、万倍、亿倍、巨亿倍。”

尔时,四天王天上二万天人悉以头面著佛足,皆白佛言:“极大施,天中天!菩萨摩诃萨,沤和拘舍罗乃作是施,其功德甚大尊。何以故?是菩萨摩诃萨学般若波罗蜜,于中劝助故。”

忉利天上诸天人持天华、名香、捣香、杂香、泽香、烧香、天缯、华盖、幢幡、伎乐,持用供养娱乐佛,供养已皆白佛言:“极大施,天中天!菩萨摩诃萨,沤和拘舍罗乃作是施,极大施之功德。何以故?是菩萨摩诃萨学般若波罗蜜,于中劝助故。”

盐天上诸天人持天华、名香、捣香、杂香、泽香、烧香、天缯、华盖、幢幡、伎乐,持用供养娱乐佛,供养已皆白佛言:“极大施,天中天!菩萨摩诃萨,沤和拘舍罗乃作是施,极大德之功德。何以故?是菩萨摩诃萨学般若波罗蜜,于中劝助故。”

兜率天上诸天人以天华、名香、捣香、杂香、泽香、烧香、天缯、华盖、幢幡、伎乐,持用供养娱乐佛,供养已皆作是言:“极大施,天中天!菩萨摩诃萨,沤和拘舍罗乃作是施,极大德之功德。何以故?是菩萨摩诃萨学般若波罗蜜,于中劝助故。”

尼摩罗提天上诸天人持天华、名香、捣香、杂香、泽香、烧香、天缯、华盖、幢幡、伎乐,持用供养娱乐佛,供养已皆白佛言:“极大施,天中天!菩萨摩诃萨,沤和拘舍罗乃作是施,极大尊之功德。何以故?是菩萨摩诃萨学般若波罗蜜,于中劝助故。”

波罗尼蜜和耶拔致天上诸天人持天华、名香、捣香、杂香、泽香、烧香、天缯彩、华盖、幢幡、伎乐,持用供养娱乐佛,供养已皆白佛言:“极大施,天中天!菩萨摩诃萨,沤和拘舍罗乃作是施,极大尊之功德。何以故?是菩萨摩诃萨学般若波罗蜜,于中劝助故。”

梵天、梵迦夷天、梵福楼天、梵波利产天、卢天、波利陀天、卢波摩那天、阿陂譮天、首诃天、波利首诃天、阿波摩首天、首诃迦天、比伊潘罗天、阿比耶天、须陀施天、尼天乃至阿迦腻吒天等诸天人,悉以头面著佛足,皆言:“甚善,天中天!菩萨摩诃萨学般若波罗蜜,极为大施之功德。何以故?是菩萨摩诃萨学般若波罗蜜,于中劝助故。”

佛语首陀卫诸天人:“置三千大千国土中,菩萨摩诃萨及恒边沙佛刹人,悉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,复有恒边沙佛刹人,都共供养是辈菩萨摩诃萨,震越、衣服、饭食、去来卧具、病瘦医药供养,如恒边沙劫,随所乐喜作是施与,若复过是者,不及菩萨摩诃萨劝助之施。为过去、当来、今现在佛,净戒身、三昧身、智慧身、以脱身、脱慧所见身及诸声闻身,其中者所作功德都共计之合之,不及劝助。若劝助者,以是极尊无能过者,作是劝助以持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。”

须菩提白佛言:“属天中天所说,都共计之合之,极尊无过劝助。悉代劝助,劝助已,菩萨摩诃萨从是中得何等法?”

佛语须菩提:“道德之人当知过去、当来、今现在,法无所取,亦无所舍,亦无所知,亦无所得。其法者,为无所生法,亦无所灭。法者亦无从生,法亦无所从灭,于法中了无有生者,法亦无所从有而灭,是者法之所法。我代劝助之,是为劝助,作是施者疾得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。是故,须菩提,菩萨摩诃萨劝助为尊。

“复次,须菩提,菩萨摩诃萨于过去、当来、今现在佛所,代作布施者劝助,代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一心、智慧而劝助之,代以脱者劝助之,代脱慧所见身劝助之,作是代劝助,其脱者是为布施,其脱者是为忍辱,其脱者是为精进,其脱者是为一心,其脱者是为智慧,其脱者是为脱慧,其脱者是为脱慧所见身,其脱者是为以脱,其脱者代其劝助,其脱者是为法,是故当来未有如其脱者令阿僧祇刹土诸佛天中天现在者,其脱者是即诸佛弟子,其脱者以过去诸佛弟子,其脱者今现在诸佛弟子,于是法中无缚无著无脱,如是法者,持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,所施为从中无有能过者,无有能坏者。是者,须菩提,菩萨摩诃萨劝助之为尊。

“如恒边沙佛刹中,菩萨悉寿如恒边沙劫,恒边沙佛刹人都悉供养诸菩萨摩诃萨,震越、衣服、饮食、床、卧具、病瘦医药乃至恒边沙劫,须菩提,皆持戒、忍辱、于精进而不懈、于禅悉得三昧,百倍、千倍、万倍、若干巨亿万倍,不如劝助功德福,最尊出其上。”

地狱品第五

舍利弗白佛言:“般若波罗蜜者多所成。

“天中天,因般若波罗蜜,无不得字者。

“天中天,般若波罗蜜,为极照明。

“天中天,般若波罗蜜,为去冥。

“天中天,般若波罗蜜者,无所著。

“天中天,般若波罗蜜,为极尊。

“天中天,无目者,般若波罗蜜为作眼。

“天中天,其迷惑者,般若波罗蜜悉授道路。

“天中天,萨芸若者,即般若波罗蜜是。

“天中天,般若波罗蜜者,是菩萨摩诃萨母。

“天中天,无所生、无所灭,即般若波罗蜜是。

“天中天,具足三合十二法轮,为转是般若波罗蜜。

“天中天,般若波罗蜜,其困苦者悉安隐之。

“天中天,般若波罗蜜,于生死作护。

“天中天,般若波罗蜜,于一切法悉皆自然。

“菩萨摩诃萨,当云何于般若波罗蜜中住,天中天?”

佛语舍利弗:“世多罗者,因般若波罗蜜住。其敬佛者,当自归般若波罗蜜。”

释提桓因心念:“尊者舍利弗何因发是问?”即时,释提桓因谓舍利弗:“何因尊者乃作是问?”

舍利弗谓释提桓因:“拘翼,般若波罗蜜者是菩萨护,因其劝助功德福持作萨芸若,过菩萨之所作为——若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。譬若如人从生而盲,若百人、若千人、若万人、若千万人,无有前导,欲有所至若欲入城者,不知当如行;如是,拘翼,五波罗蜜者亦如盲无所见,离般若波罗蜜者,如是欲入萨芸若中,不知当如行。般若波罗蜜即五波罗蜜之护,悉与眼目。般若波罗蜜者是护,令五波罗蜜各得名字。”

舍利弗白佛:“当云何守入般若波罗蜜中?”

佛语舍利弗:“色者不见所入,痛痒、思想、生死、识亦不见所入,视五阴亦不见所入,是为守般若波罗蜜。”

“如是者,天中天,以为守般若波罗蜜。作是守者,为逮何法?”

佛语舍利弗:“无所守是为逮法守,为般若波罗蜜。”

释提桓因白佛言:“般若波罗蜜不逮萨芸若者,亦不能得逮,亦不逮守,于生死亦无所逮,当云何逮,天中天?”

佛言:“无所逮故能为逮。”

释提桓因言:“少有及者,天中天,如般若波罗蜜!于诸法,诸法无生无所灭,当何所住?”

“无有住。”

须菩提白佛言:“菩萨或时作是念,便离般若波罗蜜。”

佛语须菩提:“傥有所因,便念般若波罗蜜,知般若波罗蜜空无所有,无近无远,是故为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。”

须菩提白佛言:“般若波罗蜜者,为信何法?”

佛语须菩提:“信般若波罗蜜者为不信色,亦不信痛痒、思想、生死、识,有不信须陀洹道,不信斯陀含、阿那含、阿罗汉、辟支佛道。”

须菩提白佛言:“摩诃萨波罗蜜者,天中天,即般若波罗蜜是。”

佛谓须菩提:“云何知摩诃萨波罗蜜?因般若波罗蜜是。须菩提,于色无大无小,不以色为证,亦不为色作证;痛痒、思想、生死、识,亦无大无小,于识不以为证,亦不为识作证;便于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,致十种力即不复为弱。萨芸若无广无狭。何以故?无广无狭萨芸若知于般若波罗蜜无所行。所以者何?般若波罗蜜无所有。若人若于中有所求,谓有所有,是则为大非。何以故?人无所生,般若波罗蜜与人俱皆自然。人恍忽故般若波罗蜜俱不可计,人亦不坏般若波罗蜜亦如是。人如般若波罗蜜者,便得成至阿惟三佛。人亦有力故,恒萨阿竭现而有力。”

舍利弗白佛言:“般若波罗蜜甚深,甚深,天中天!若有菩萨摩诃萨信般若波罗蜜者,不说其中短,亦不狐疑,其人从何所来生是间?为行菩萨道已来,几闻解般若波罗蜜事随教入中者?”

佛语舍利弗:“从他方佛刹来生是间,是菩萨摩诃萨于他方供养佛已从授决,闻般若波罗蜜故,以是复闻般若波罗蜜,自念言:‘我如见佛无异。’”

须菩提白佛言:“般若波罗蜜,可得见闻不?”

首页12尾页

本文链接:第三卷 摩诃般若波罗蜜钞经全文

上一篇:千转陀罗尼观世音菩萨咒经全文

下一篇:第九十二卷 大智度论

推荐阅读

经藏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