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学佛,如何到达智慧彼岸?其实佛早已给出了答案,就是六度,即六种方法: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般若。
一、布施
世人皆知布施,但并不知道如何布施。《金刚经》中多次强调布施的心态应该是:应无所住行于布施。什么意思呢,在布施的时候不要想着我今天帮了你,接下来你一定要帮我啊。更有甚者,到寺院中烧香拜菩萨,烧三炷香,捐点功德然后求菩萨保佑升官发财,说如若心愿得成则回来再塑金身。意思是心愿不成,就不塑金身了?这叫做生意而不是布施。
佛祖拈花人人皆有佛性,拜佛拜的是自己。就像在金庸小说《倚天屠龙记》中周芷若问少林方丈,世间若没有鬼魂为何还要做法事,方丈回答的很妙,他说:“之所以做法事,是求活人心之所安”。说到如何安心,不妨来看看禅宗二祖慧可向达摩祖师求安心法门的故事。
达摩问:“你拜我为师所谓何事?”慧可答:“弟子心有不安,求师父为我安心。”达摩说:把心拿来,我为你安!慧可沉吟半晌说:“我找了好多年,就是找不到心在何处。”达摩说:“好了,我已经为你把心安好了
。”二祖心尚不能安,何况现在的人。因此,在生活中人们彼此之间应该简单一点、真诚一点,凡事多为别人考虑,正所谓“我为人人,人人为我”就是这个道理,真正做到这一点,何愁心不能安。
达摩传灯二、持戒
没有规矩不成方圆,学佛也不例外。有人说我心中有佛即可,何必用那么多清规戒律来束缚自己,济公不是说“酒肉穿肠过,佛祖心中留”?我只能说施主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。这个偈子后面还有两句“世人若学我,如同进魔道”。
佛法讲求的是修心,对境生心,在没有成就以前或者定力不够的情况下,外界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,这就需要持戒来屏蔽一些干扰因素。在儒家来说,持戒就是守礼,非礼勿视、非礼勿听、非礼勿言。
三、忍辱
忍辱是非常难做到的,对有些人而言甚至比布施和持戒还要难。很多人说这无关钱财,但我就是咽不下这口气。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们还是太在乎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。佛言:“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,于尔所世,无我相、无人相、无众生相、无寿者相。”就是告诉我们忍辱的第一要义是“离一切相,即名诸佛”,抛去小我,才能忍辱,负重前行。
就如昔日寒山问拾得曰:“世间有人谤我、欺我、辱我、笑我、轻我、贱我、恶我、骗我,如何处置乎?”拾得曰:“只是忍他、让他、由他、避他、耐他、敬他、不要理他,再待几年,你且看他。”
好了,今天我们说了六度当中的前三度:布施、持戒、忍辱,在明天的文章中我将会继续和大家聊聊如何:精进、禅定、般若,欢迎关注“三见草庐”。
南无本师释迦摩尼佛,南无本师释迦摩尼佛,南无本师释迦摩尼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