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庸武侠小说当中有许多悬念,其中最大的悬念就是各大江湖神秘高手的来历,通读金庸十五部作品后,我发现在金庸笔下有一个很大的特点:金庸先生很喜欢在小说当中引入许多历史传奇人物。大部分武功盖世的高手似乎都是历史上某些奇人,比如当年东渡中原的达摩祖师,此人就是历史一位佛学大宗师;再如后世武当派的张三丰,他乃是历史上一位著名的道家大能。
以上两位虽然都是世外高手,但他们的身份来历还可以考证,话说在金庸笔下还有一大批的高手,他们都是江湖上十分神秘的人物,比如在《天龙八部》中,隐居藏经阁内的扫地僧,此人的来历就是一个谜,其后到了《笑傲江湖》时代又出现了不少神秘高手,今日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讲关于《笑傲江湖》中一位神秘人物的故事,读过这部小说的朋友都知道,这部小说有两位绝顶高手,一位乃是被风清扬称为独孤求败的世外高人,另一位就是自创《葵花宝典》的前朝太监。
前者自创了一套绝技,唤做“独孤九剑”,纵观金庸全书,我认为令狐所学的“独孤九剑”可以算作金庸笔下最为厉害的武学,天下武学甚多,但是无论他们如何变化,必然有一个共性——招式,无招也好,有招也罢,只要一个江湖人士出手伤人,那么他举手投足之间必然会流露出行迹,而“独孤九剑”就是根据对付出手动作来寻找他们的破绽,试问这样的武功谁人可比?那么小编今日所讲的这位神秘高手究竟与“独孤九剑”有什么关系呢?
根据小说内容记载来看,我认为在《笑傲江湖》中这位神秘高手其实冒用了一个人的名头,他冒用了独孤求败的名头,欲知真相,咱们只需来看看“独孤九剑”的一句口诀就知道了,这句口诀就是“破气式”中的口诀:神而明之,存乎其心。关键在于这个“心”字,纵观金庸全书,能够将武学与心意相通的高手只有一人,此人就是《神雕侠侣》主角——杨过,此人中年之后所创的“黯然销魂掌”就是一门需要与心意相通的武学,因此当年襄阳城大战的时候,杨过因为心意达到了“黯然销魂掌”的要求,所以连发五招就打败了金轮法王!
因此我认为《笑傲江湖》中风清扬口中的独孤求败并不是真正的独孤求败,而是昔年杨将军的后人——杨过,第一:独孤求败在剑冢中曾说留下这样一段话:自此精修,渐进於无剑胜有剑之境。可见他到死也没能真正踏入“无剑胜有剑”的境界,然而令狐冲只学过一段时间的“独孤九剑”,就可以轻松达到“无剑胜有剑”的境界,如果“独孤九剑”真的是独孤求败所创的话,那不是自相矛盾了吗?
第二:原文【心想:“我持玄铁重剑,几可无敌于天下,但瞧独孤前辈遗言,显是木剑可胜玄铁重剑,而最后无剑却又胜于木
众所周知,杨过最后只达到了木剑水平,以他不服输的性格来看,达不到“无剑胜有剑”境界无疑会是他心中的遗憾(比如当年他一直想融合各大高手的武学,最后终于在中年时期将各大武学融为一体,悟出“黯然销魂掌”。)所以我认为杨过晚年必然会用极大功夫去领悟“无剑胜有剑”之法。
因此根据书中的暗示来看,我认为杨过乃是《笑傲江湖》最神秘高手,结合“独孤九剑”口诀可以知晓,此人极有可能就是自创“独孤九剑”的高手,只不过冒用了“独孤求败”的名头,金庸笔下这样的例子也有,高手用恩人的名字来流传武功,并不少见。
不知各位大侠意下如何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