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刚经福音网
金刚经福音网
放下就是快乐 在闹市中修行 色难 人间佛教的人情味 孝的故事
主页/ 布衣百姓/ 文章正文

仁清法师:行世仁慈孝养父母这都是世间的善人

导读:仁清法师:行世仁慈孝养父母这都是世间的善人 “中品下生者,若有善男子、善女人”,这一类可以不是佛弟子,善男子、善女人就可以不是佛弟子了,也可以是佛弟子,是这样。因为根据他下面那个所行持的,你看“...
仁清法师:行世仁慈孝养父母这都是世间的善人

“中品下生者,若有善男子、善女人”,这一类可以不是佛弟子,善男子、善女人就可以不是佛弟子了,也可以是佛弟子,是这样。因为根据他下面那个所行持的,你看“孝养父母,行世仁慈,此人命欲终时”,但是他后面有一个,中品下生后面都带有条件,就是善男子善女人是世间的善人。世间的善人,举了个例子,“孝养父母”这都是世间的善人。

后面一句话叫“行世仁慈”,这个面就很广了,就等于说他们没有佛学的理念、没有皈依,甚至说没有空性、没有禅定功夫这个都可能

。但是他是世间的人,“行世仁慈”,世间的仁慈,孝养父母也是世间的仁慈,面很广了,这种世间善人临命终的时候,他在这一品中品的下生,但是有个条件,如果没有这个条件他也往生不了。

临命终的时候,“遇善知识,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”,就是为他宣讲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,相当于为他读诵经典。或是给他读诵经典,或是按经典意思给他讲那边的情况,“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愿”,或者是告诉他阿弥陀佛发过四十八愿,叫他明白怎么个情况,“闻此事已,寻即命终”,这个很重要。

“寻即命终”,为什么?因为他没有基础,没有佛学的基础,没有修行的证量,他只是世间的一个善人而已。在他临命终的时候有缘,过去的善根和福报因缘成熟了,感得有善知识为他讲那边的事,或者类似为他描述阿弥陀经,或者是五经一论上西方极乐世界的情况,为他讲阿弥陀佛的慈悲大愿,他听闻这个事以后,“寻即命终”,寻顷命终是啥意思呢?他马上就死掉了。

如果不是到临命终,过很长时间走,都很难保证。这一点是说明了临命终那一念的重要性。无论你是修行功夫多高的或是没有定力的,临命终的那一个正念不失是非常重要的。所以他听到这个好处以后,心生欢喜,发起了一个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心念,这时候很快命终了,算是临终正念不失,临终生起了求生之心。

“譬如壮士屈伸臂顷”,就像一个很有力量的一个壮士把拳一下子打出去一样,很短的时间即生西方极乐世界,他也可以生西方极乐世界。经七日,遇到观音、势至,见不到佛。不是佛不在,是因为他智慧不够,业障很重,就等于说阿弥陀佛在,他也看不到,和我们是一样的,我们无论在哪个地方修行,根据你自己的福报,根据你自己的证量和智慧开显的程度,你所感知的、接纳的佛菩萨的那种慈悲加持是不一样的。

有的证得空性的人,他就真实地看到佛菩萨的报身。这个报身,比方说观世音菩萨和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世界,证空性的人他能看到他,为什么?他就证得了那种层面的功德,微细的东西。所以说经七日,中品下生的人,七天遇到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,没说遇到阿弥陀佛。

“闻法欢喜,得须陀洹”,观音菩萨、大势至菩萨给他讲法,他听了很高兴,然后就证得还是个须陀洹,还是个初果,“过一小劫,成阿罗汉”,中品的时候,半劫成阿罗汉,这一品的时候是一劫,一小劫成阿罗汉,所以时间长度是不一样的,“是名中品下生者”。

——摘自仁清法师《念佛你登几品莲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