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解佛教的历史会知道,在世尊释迦牟尼佛在世时,佛陀的教法是一味和合的,没有大乘小乘的区分,也没有众多的宗门派系,但随着世尊的入灭,大家对教法的理解逐步产生差异,所以在僧团的具体行持上产生了所谓的“分裂”,这种分裂更多是被佛教的学者所评判的,在僧团的内部大家多数还都认可其他宗派也是佛教的一部分。
那我们来看一下,所谓的大乘和小乘区别在哪里呢?一般每人心目中都有自己所认为的大乘和小乘,按照世间学者的划分,大乘和小乘主要有如下区别:
小乘的主要所依经典以四部阿含为主,大乘所依经典主要以般若、方等类的大乘经典为主。
在具体的发心行持上,小乘强调自我解脱,所依的主要是四谛法、三十七道品、十二因缘等法,修行的最高目标是成就四果阿罗汉。大乘则强调普度众生,所依的主要是六度四摄、五十二菩提道次等法,修行的目标是成就佛果。
在流传的地域上,目前小乘主要在东南亚等地区,在戒法生活习惯等方面还多保持原始佛教的一些特征。大乘主要在中国、日本等地区,以汉传佛教为主,在戒法和生活习惯等方面已经有了很多发挥和特色。
我们不妨抛去表面的形式差异,从二者所依经典和修行方法来比较其差异:
阿含经典是否就是小乘呢?阿含经典大多都是对佛陀当年讲法的记录,所讲之法主要是以四圣谛、三十七道品、十二因缘等法为主。那我们来看一些大乘经典如何评价这些教法,
在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专门有一品四圣谛品,论述四圣谛法遍一切世界,诸佛在一切世界皆宣讲四圣谛法令众生觉悟:
十方世界,一一世界中,说苦圣谛有百亿万种名,说集圣谛、灭圣谛、道圣谛亦各有百亿万种名;皆随众生心之所乐,令其调伏。
《菩萨璎珞本业经》表达菩萨亦应行三十七道品之法。
佛复告族姓子:“菩萨摩诃萨,当念修行三十七品道法之要。何谓三十七?所谓四意止,除淫怒痴永灭三毒。复当思惟四意断法,断去念求不生果报,乃获四神足行。已得神足,往至十方诸佛世界,不自称说神足。如来五根成就法身,戒身、定身、慧身、解脱身、解脱知见身,是谓如来五分法身、如来神智不毁法身。
类似的还有很多,大乘经典承认佛陀宣讲四圣谛法,三十七道品等法,也令菩萨修习此法。并未称此类教法为小乘,真正的否定的对佛陀教法的错误理解的“小乘”行人,如法华经所说:
舍利弗,诸佛出于五浊恶世,所谓劫浊、烦恼浊、众生浊、见浊、命浊。如是,舍利弗!劫浊乱时众生垢重,悭贪嫉妒,成就诸不善根故。诸佛以方便力,于一佛乘分别说三。舍利弗!若我弟子自谓阿罗汉、辟支佛者,不闻不知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事,此非佛弟子,非阿罗汉,非辟支佛。
又,舍利弗!是诸比丘比丘尼,自谓已得阿罗汉,是最后身,究竟涅盘,便不复志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当知此辈皆是增上慢人。所以者何?若有比丘实得阿罗汉,若不信此法,无有是处,除佛灭度后现前无佛。所以者何?佛灭度后,如是等经,受持、读诵、解义者,是人难得
。若遇余佛,于此法中便得决了。舍利弗!汝等当一心信解受持佛语,诸佛如来言无虚妄。从这段经文可以看出,大乘经典既不否认佛陀的原始教法也不否认阿罗汉果位,而是否认那些错解世尊教法,得少为足之人,实际上这些人还是增上慢人,即道品还未完满之人。真正的阿罗汉是一定能理解并发起菩萨行的,并且佛陀教法最终旨归是一定是指向菩萨乘,最终成佛的。如果不勤求佛果的阿罗汉则不是真正的阿罗汉。
我们不妨做个类比,我们上学要从小学,逐步上中学、大学。如果没有小学做基础,不要说直接上大学,直接上中学都是不可能的。小学生写作文,大学生还写文章,用的都是类似的文字,但是境界确实是有差异的,如果离开小学的基础,是不可能读好大学的,同样的,如果以为小学时会写作文了,就代表可以写好文章也是不可取的。当然这个类比不是特别恰当,不妨依照教理仔细比对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佛四者的区别。
更深入的探讨有赖于大家在实际修学佛法的过程中亲身实践体会了。编者希望说明的是,无论大乘小乘是一种随着历史变迁而有的方便区分,在佛陀的教法本怀里,都是指向佛乘的,修习大乘,不可以忽略小乘的教法,因贪图大乘的虚名,而忘失对自身次第的体认,行持魔业而自以为是菩萨行、大乘行,则误己误他。修习小乘教法,也不可以得少为足,应深入认知四圣谛、三十七道品等教法的真正本怀,以大乘经典为借鉴,对照自身对法义理解的偏差,契入世尊指归的究竟涅槃。